央广网北京7月29日消息(记者 傅天明)一纸立案告知书,揭开了“假发第一股”屡遭监管警示背后的合规危机。瑞贝卡(600439.SH)于7月26日发布公告称,公司及控股股东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瑞贝卡控股”)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《立案告知书》,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和控股股东立案。
此次立案并非孤立事件。公开监管记录显示,2025年以来,瑞贝卡已多次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。
4月29日,河南证监局对瑞贝卡出具《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》,指出公司存在多项问题:未按规定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多份定期报告中,披露与关联方之间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资金占用事项;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及时披露;2023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;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;部分董事、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。
河南证监局决定对瑞贝卡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,并对该公司董事长、财务总监、董秘出具警示函,相关信息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。
展开剩余61%5月24日,瑞贝卡发布整改报告称,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,并认识到违规事项所涉及内部管控存在的问题及不足,“现行问题已整改完毕”。
仅隔一周后,6月4日公司公告,再度收到河南证监局警示函,此次涉及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。
在监管问题频发的同时,瑞贝卡经营业绩承压明显。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,瑞贝卡遭遇上市21年来的最大年度亏损: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1.18亿元,同比由盈转亏。
公司解释,亏损主要源于线上渠道投入加大。年报显示,2024年瑞贝卡线上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近30%,为加强跨境电商新渠道推广,营销费用较上年度增长62%,达2.26亿元。
不过今年以来,瑞贝卡业绩有所回升。2025年第一季度,该公司实现营收3.05亿元,同比增长11.26%;归母净利润636.06万元,同比增长18.59%。
央广财经记者注意到,本次立案调查前一个月,瑞贝卡的控股股东进行了一次重要股权变动。6月26日晚间,公司公告称,瑞贝卡控股拟向许昌市昌逹商贸有限公司协议转让7000万股(占总股本6.18%),转让单价3.096元/股,总价款2.17亿元。
转让后,瑞贝卡控股持股比例由28.40%降至22.22%,昌逹商贸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。
值得注意的是,瑞贝卡2025年4月10日公告披露,控股股东质押率高达69.98%,其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质押2.25亿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19.88%。
瑞贝卡在公告中表示,立案调查期间,公司及控股股东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,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。公司强调,目前生产经营和业务运行正常。
瑞贝卡主营业务为发制品的生产和销售,2003年7月10日在上交所上市,曾带领创造了“全球每10顶假发就有6顶来自许昌”的产业传奇。目前,这家“假发第一股”的老牌上市公司,正面临自2003年上市以来最严峻的合规考验,立案调查结论将决定其能否重获市场信任。
发布于:北京市联美配资-杠杆原理-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服务-安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